党委书记言论:向雷锋同志学习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点击: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具有爱党爱国、敬业奉献、诚信友善的特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学习雷锋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着眼人人可学、处处可为,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要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学习宣传发扬雷锋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每一个追梦人看齐的标杆、前行的动力。
学习雷锋把有限变永恒。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永恒不在于物理存在时间的长短,雷锋去世时才22岁,但他却把有限的人生变成了永恒。雷锋深知“有限”和“永恒”的辩证法,他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还说过:“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奋斗。”雷锋的生命非常短暂,却因完全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而成为永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2009年9月,雷锋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雷锋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我们今天学习雷锋,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教导,始终践行党的宗旨,不自诩高明,不颐指气使,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永恒追求,在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中体味人生幸福。
学习雷锋积小善为大善。雷锋短暂的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做的都是平凡的小事。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日积月累成就了一种平凡无奇而光彩夺目的人生,铸造了一种见于细微而诠释崇高的精神。他为一位没路费的老大娘买火车票;在出差途中的火车上当一路义务服务员;把自己省吃俭用的一百元钱寄给灾区人民;星期天帮炊事班做饭;劳动时把自己带的饭给没有带饭的同志吃;把连队发的一斤苹果送给伤病员;春节假期去居民区捡大粪积肥;经常帮战友理发……雷锋以自己一辈子做好事的不懈坚持,实践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诺言。我们今天学习雷锋,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积小善为大善”的教导,始终加强道德修养,不坐而论道,不捐弃细流,把从点滴做起作为日常自觉,在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中提升人生境界。
学习雷锋以朴实践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至简,最崇高的精神往往孕育在最平凡的事业当中。”他感慨雷锋日记能用妇孺皆知的语言写出深刻的道理,而且把这些道理结合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很能感染人、启发人。“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你每一点微小的成绩和进步都应该归功于党,要记在党的账上。”一本薄薄的《雷锋日记》,处处都有这样发自肺腑、朴实闪光的语言。他把学习毛主席著作与改造思想和改进工作相结合,他想起党的恩情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他以帮助群众克服一点困难为幸福。正因为雷锋始终质朴、真挚地实践着党的教导和革命的道理,我们读他的日记才不觉得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温度的心里话。我们今天学习雷锋,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的教导,始终坚持知行合一,不装模作样,不花拳绣腿,把真信真学真用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不变的信念,在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践行者中实现人生价值。
(省统计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