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党委书记言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5-01-08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作为矛盾纠纷的多发地,其治理水平直接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乡村治理的“主方向”,持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

紧握党建“方向盘”,稳固基层治理“压舱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赋能基层治理,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培育村书记后备人才。“治国安邦,人才为本。”制定村(社区)书记后备人才培养方案,严格选人标准,依据不同人才特点分类施教,完善监管机制,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生机活力,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把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作为“第一议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纪学习教育。通过“老带新”的方式,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设立党员先锋岗,促使党员亮明身份、树立良好形象。织密治理体系。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的共建共治格局,充分调动党员力量参与网格治理,实施“党建+网格、网格+社会治理、网格+综合执法、网格+司法援助”等联合工作机制,实现基层治理的协同增效,形成“1+1>2”的工作新格局。

锚定为民“定盘星”,夯实基层治理“承重梁”。“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自觉提升服务水平,将党的力量延伸到基层一线,让服务成果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建强多个阵地。主动依托县级扶持、镇级监管,拓展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按照“一站一特色”的思路,组建村民志愿服务队、开设“农民夜校”并延伸至农户家中、推动“警务下沉”以保障一线治安。整合多方资源。坚持党建引领,联络高校团队、离退休干部等志愿力量融入基层服务,吸纳辖区内业主、商户、司机等各行业人员成为网格员,形成包含信息采报、矛盾调处、治安防范等服务的治理体系。提供多样服务。创新“10分钟服务圈”,将民生服务事项下沉到乡村基层,实现“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依托村“两委”开展爱心暑托班、社区食堂、全民体检等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激活“三治”“动力源”,焕发基层治理“新生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而抓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以自治为基。发动村干部、党员等走村入户召开“板凳会”,将政策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老土话”,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发展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银发人才优势,鼓励村民积极“说事议事主事”,凝聚群众智慧,使治理成果惠及全体村民。以法治为本。联合“三官一律”,开展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活动,组织法律知识培训,针对防范非法集资、预防电信诈骗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将学法普法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提高村民依法办事的能力。以德治为先。打造道德积分兑换超市,通过“以德积分、以分换物”的方式,引导群众做好“门前三包”、杜绝铺张浪费等;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定期开展美丽庭院、好媳妇等模范评比活动,为基层治理增添文明底色。 叶朋

(睢宁县高作镇党委书记 叶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