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改革开放的传奇在拼搏中成就,科技创新的高峰在拼搏中攀登。“放开手脚”既是为人才“松绑减负”,也是“赋能加油”,体现的是鼓励大胆创新和积极进取。在工作中,广大人才当铆足拼搏的劲头,敢于突破禁锢,勇于开拓新路,充分发挥创造力和能动性,在奋力向上攀登中谱写人生新篇章。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以“温度”保“效度”。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全面深化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复杂尖锐,动奶酪遇到的干扰越多、阻力越大。少数科研工作者担心试错成本高,不敢放开手脚干,殊不知“管住手脚”与“放开手脚”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单位要落实好“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励科研工作者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甩开膀子开创事业。科研工作者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潜力,努力描绘出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无愧历史的崭新画卷。
构建多维评价体系,让“动力”激“活力”。开创事业关键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有什么样的人才评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才队伍。当前,由于科研创新、管理、支撑岗位间相互转变机制尚未打通。拓宽科技管理、支撑人才的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地区、行业、岗位的发展通道仍是难题。人才评价是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基础和前提,是重要的指挥棒、风向标。应纵向畅通晋升渠道,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落地,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让人才经济上有“甜头”,职称上有“奔头”。建立健全动态评估机制,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条件限制,做到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让人才有“技”愿施。
强化产学研用联动,促“研值”变“产值”。“一张A4纸内容的成果,凝结的却是3年的心血。每一项指标,都经历了科研、论证、产业化探讨等多个环节,最终凝练而来。”推动更多先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但往往事与愿违,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大打折扣。要一手抓有基础有优势的科技攻关,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健全“揭榜挂帅”“领题攻关”等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让科技人才“心无旁骛”搞创新,“放开手脚”攀高峰。
(泗洪县委组织部 董亮 泗洪县归仁镇 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