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纠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但仍有一些隐蔽的形式主义“绊住了基层的脚”。上级组织须对症下药、综合施治、治病挖根,才能精准拆掉形式主义“花架子”,让基层干部真正“轻装上阵”。
俗话说,铁打的桩头能拴马,纸糊的凳子不中用。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表面看着风光,实则一吹就倒。揆诸现实,一些临时搭建的“文化墙”、盲目上马的“亮点工程”、精心设计的“汇报演出”,往往只是为了一时,经不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不仅增加了基层的负担,更背离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决反对纠治。这些“花架子”的背后,折射出少数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真正的政绩,从来不是靠“花架子”打造装点出来的,而是体现在群众的口碑里,展现在群众的笑脸上。广大党员干部当树牢正确政绩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注重实效、突出实际,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如何办实事、解难题上来,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架子”搭在下面,根子却在上头。上级想出成绩、出特色本无可厚非,但决不能在工作决策、部署推进时脱离基层实际、背离群众心声,一味“追着干”“压着干”,只会让基层不得不搭起“花架子”应付一时、完成任务。要想拆掉形式主义“花架子”,必须从根子上拆起、从关键处着手。须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持续加强政治训练,优化工作作风,推动领导干部严格落实相关规定,以上率下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上级部门要主动担起责任,始终牢记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用“花架子”摆出来的,坚决破除懒政、惰政思维,广开科学决策之路,把真实情况捞上来。厘清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完善基层一线和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联动长效机制,多些业务交流、一线指导,让基层干事有干劲、有方法。
拆了“花架子”,才能见真章。“花架子”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拆掉之后,还要建起稳如磐石的“实台子”。只有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扎扎实实、真刀真枪减轻基层负担,把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文山会海、检查考核中解脱出来,才能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在改革发展一线“大展拳脚”。既要持续出实招硬招,大力纠治“装样子、走过场”等行为、“运动式”“甩锅式”开展工作等做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矛盾,卸掉束缚基层干部手脚的“紧箍咒”,将“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担起来。更需聚焦“减负”和“赋能”双向发力,树立科学务实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用好容错纠错“减压阀”,打消干部干事怕出事、出错怕问责等思想顾虑,培厚干事创业的土壤,为基层改革发展稳定注入活力和动力。
(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