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关键之年”更需“关键作为”
发布时间:2025-02-24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当前,“十四五”的攻坚、“十五五”的谋划正同步展开,改革也已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时代改革浪潮澎湃,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关键之年呼唤关键作为,唯有以更深的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积弊、以更实的改革举措激活发展动能,方能在爬坡过坎中育新机、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基垒台。

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锚定“关键作为”的航向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进入“深水区”,最需打破思维定式、跳出路径依赖。从“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二十大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重大改革举措”,顶层设计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牵引。面对科技“卡脖子”、要素流通梗阻、民生领域短板等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主动对标党中央改革部署,既算经济账更算政治账,既看当前利更谋长远势。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摒弃老观念、旧思维,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实干精神推动改革落实,把准“关键作为”的出发点。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脱贫攻坚的胜利,到科技创新的突破,从民生福祉的增进,到生态环境的改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进一步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和发展之问,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作为,提高本领,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以硬本领展现新作为。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将“新蓝图”变成“实景图”。

以人民立场检验改革成色,筑牢“关键作为”的压舱石。改革的温度,标注着发展的刻度。无论是“十四五”规划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写入目标,还是各地探索的“共富工坊”“民生议事堂”等基层实践,都印证着“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价值导向。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公共服务不均等新挑战,改革既要做好养老托育、教育医疗等“民生大事”,也要抓实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污水治理等“关键小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双手带土”中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两脚沾泥”中看见第一眼真实,在深入基层中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从“十四五”夯基蓄势到“十五五”跨越赶超,改革始终是破局的关键变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以“关键作为”书写关键之年的时代答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 唐玲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