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让青年创新人才敢闯会创
发布时间:2025-02-2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90后企业家王兴兴:“你是这里面最年轻的。国家的创新需要年轻一代贡献力量。”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组织部门要着眼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青年人才在敢闯会创中为科技向新攀高添动力、增效能。

扶梯压担,搭好青年人才向外展示的舞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气象万千,越来越多年轻创新者活跃在科创一线,为向科技深水区、无人区挺进注入力量:90后民营企业家王兴兴携跳舞机器人惊艳全球,95后人工智能才女罗福莉毕业即参与孵化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年轻人在大考大练中最容易拔节成长,主动为他们建舞台、搭梯子,才能充分释放其创新潜能。要因地制宜、因材施策,建立健全符合区域青年创新人才特点的制度机制,重点在青年人才职业早期提供有效帮扶,特别是对优秀青年人才提供长期稳定的科研支持,聚焦科创产研重点领域找需求、抓合作、给方向。要聚焦人才队伍合理梯队建设,优化人才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推动更多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挑大梁、担主角,帮助他们在担纲领衔中脱颖而出。

松绑减负,留足青年人才向上生长的空间。从持续部署开展科研人员专项减负行动,到坚决破除“四唯”和数“帽子”倾向,再到积极探索创新各类人才评价方法……新时代以来,我们聚焦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痛点靶向发力,不断优化有利潜心研究的基础环境。科学创新是艰难的探索,让青年人才放开手脚,敢向难题攻坚,不仅需要“热火朝天”的实践舞台,还需要“静待花开”的耐心定力。要破除“四唯”,推动构建以创新能力、价值、贡献等为导向的多元分类评价机制,树立更加鲜明的容错导向,鼓励青年创新人才在不同赛道发光发热,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要有的放矢为青年人才减负提劲,完善差异化管理机制,壮大耐心资本、科学设定考核周期,全力破除项目申报冗长、事务性负担重等阻碍,切实保障青年人才回归科研主业。

多重关怀,培育青年人才向下扎根的沃土。年轻一代创新者不仅需要物质激励,也同样需要拴心留人的沃土。想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组织就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多换位思考,做优服务、强化激励。要聚焦鼓励激励,打破“大锅饭”和论资排辈,进一步落实科研用人单位自主权,加快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成果转化的收益共享机制,以“真金白银”激发青年人创新创造热情。要关注人才生活“关键小事”,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写好人才政治吸纳“活力文章”,推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休假等政策有效衔接,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文化环境,引领带动更多青年人才投身高质量发展热潮,形成组织与人才融合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 杜玥 新安街道 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