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党群连心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过去,党的惠民政策如春风化雨,让曾经依山就势的吊脚楼群焕发新生,如今,侗族儿女将这份深情厚谊化作鼓楼飞檐下的幸福和声,这曲新时代的“振兴对唱”,既是党心民心的深情交融,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沃土的生动实践。

支部领航筑根基,夯实战斗堡垒凝聚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从乌蒙山区的茶园管护到北部湾畔的渔村振兴,从黄土高原的木耳大棚到江南水乡的民宿集群,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以实干担当守护着“绿水青山”与“乡风文明”,为乡村发展锚定方向,凝聚起党心民心。各级党组织要优化党建资源共享形式,组织支部共建活动,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与薄弱支部开展一对一帮扶,分享党建工作经验、治理模式,让先进支部的成功经验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现以强带弱、共同进步,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堡垒。

产业赋能增红利,释放田间经济新活力。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农民富裕、乡村繁荣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发展不仅关乎乡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更关乎农民就业增收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党组织引领的产业融合模式,既能规避分散经营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又能通过组织化提升抗风险能力,切实推进农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党组织应立足地方经济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培育方向,建立“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通过整合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让田间地头成为增收源头。

党群携手聚合力,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基层治理,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只有真正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才能精准纠治基层治理中的短板疏漏,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广泛共识。传统的治理模式易造成“干部干、群众看”的困境,而党群共治有助于激活群众主体意识,特别是在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敏感领域,共治机制能有效降低矛盾发生。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是愁还是笑;工作实不实,要看群众是怨还是赞,各级党组织应建立党群连心长效机制,组织党员包片联户,及时了解群众对民生的看法,搭建“党群议事厅”,让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当好乡村治理的主角,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灌云县委组织部  王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