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以好作风赢得民心
发布时间:2025-04-0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以实绩实效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干部作风是人民群众观察评价党风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徙木立信”的政治魄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干部作风之变、政治生态之变。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锻造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政治品格,以过硬作风践行使命担当,不负时代重托和群众期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的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作风建设新成效,体现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必须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出发,靶向发力、持续攻坚,才能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大党员干部当涵养“脚沾泥土衣沾尘”的优良作风,脚步迈下去、身子沉下去,对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真正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要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问、盯着问题改,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出对策,找准工作发力点和突破口,以敢啃“硬骨头”的狠劲破解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领域难点堵点,把“群众点题”转化为“群众点赞”,以可感可及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近年来,在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一些干部仍心存侥幸,吃喝躲入农家小院、隔空收送礼品,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有的地方不顾实际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利益和福祉。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旦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卷土重来。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正确政绩观,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竭尽全力将一个个“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  刘航先  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