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传承“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优良作风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朱德同志60岁生日时,董必武作了《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其中一句是要作主人不作客,甘为民仆耻为官。朱德同志依韵和诗,写道: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甘为民仆耻为官”“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延安时期党的干部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

当前,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当传承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优良作风,牢记为民初心、永葆公仆本色,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明晰“我是谁”,站稳人民立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拼了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兵支书”范振喜,为完善辖区交通安全设施奔走的“亮灯警察”陈清洲,十几年如一日以社区为家的“女儿书记”林则银……这些优秀楷模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点赞。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处哪个部门、哪个地方,都要在对标榜样、常悟初心中明晰“我是谁”,切实做到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把自己带入群众角色,多“换位跑一次”,以普通群众身份到政务窗口办一次业务、到社区惠民食堂吃一次饭、到繁忙路段坐一班公交,站在人民群众的思维和视角考虑问题、检视自身,把实事好事真正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牢记“为了谁”,厚植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要装着群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和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面对面、心贴心打交道,掌握基层“活情况”,了解百姓“心头事”。始终将民之所急、民之所盼当作第一要事,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生产一线挥洒汗水,一门心思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不忘“依靠谁”,扎根人民土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会忘记,是陕北人民的小米,哺育了延安红色政权;是一辆辆独轮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岗村18位村民的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伟力、巨大智慧,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求教,依托议事庭院、民生热线、网络留言板等载体平台,挖掘好、总结好人民群众在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城市建设中创造的新经验、新方法,努力将人民群众的智慧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无锡市委组织部 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