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基层减负重在“实”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着力破除制约基层治理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为基层松绑减负必须找准问题关键,精准施治、标本兼治,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为实干赋能。

正本清源是根本,变花架子实功夫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在工作上则表现为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造势代替造福,重面子不重里子,造成财力、人力等资源浪费,给基层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要着重在思想教育上正本清源,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持续强化日常教育和监督引导,自上而下带动党员干部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的事。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减负不减责任担当、不降服务标准、不变初心使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干基层所需、群众所盼的好事实事,将减负之效转化为民生实绩。

权责明晰是基础,变千条线一张网权责不清、边界不明,是导致基层负担重,出现小马拉大车窘境的重要因素。用好基层这根,应先理顺上面的千条线,才能穿好针、引好线、织密权责经纬网。要沉下去开展经常性调查研究,紧扣形式主义痛点问题,开展全面自查、互查、督查,深度检视工作程序是否合规、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协同联动是否顺畅等,逐条逐项了解掌握冒热气的真实情况,为后续改革提优夯实基础。要进一步明晰应尽职责应减之负,根据实际理顺部门权责体系和上下级权责界限,把基层需要主攻的事情列出来,不该由基层承担的职责收回去,建立健全基层履职事项清单,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

常态长效是关键,变一阵风持久战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为基层减负亦非一日之功。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在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上持续发力,将更多资金、力量、服务下沉基层,让基层有充足的资源抓牢抓实主责主业,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推动工作减阻力活力。要坚持结果导向,做实做细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把基层有感作为衡量基层减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将推进过程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有效举措固化下来、推广起来,对整治不深入、不到位的加强督查检查、持续跟踪问效,确保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要求一贯到底、落到实处,让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更加充盈。

(苏州市姑苏区白洋湾街道 翁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