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泰山挑山工不敢在“快活三里”久留的故事,以此告诫全党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泰山半腰有段平路叫“快活三里”,游客常在此歇脚,但挑山工为避免腿脚懈怠,通常不在此久留,而是保持节奏、一鼓作气直达山顶。抓作风建设亦是如此,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快马加鞭、乘势而上,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奋进新征程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作风建设得到了明显好转,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廉洁自律的形象得到重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彰显。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是老百姓给我们党投下沉甸甸的信任票。然而,作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的过程、渐进的过程。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倘若徜徉于眼前的“快活三里”,滋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等等看的念头,就很容易出现“发懒”现象,那么不良作风就可能会“死灰复燃”,腐败现象也可能“卷土重来”。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向全党干部发出作风建设再发力、再冲锋的动员令。作为党员干部,保持好的作风,要从严于心,以身作则,做到“梨虽无主,然我心有主”。这“主”,指的是内心的宁静、思想的清纯、做人的准则和做事的态度。“心有主”,并非凭空而生、无端而就,其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更需以持续强化的理论武装筑牢信念根基。党员干部当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细照笃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让党性修养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自觉、升华为“润物细无声”的政治品格,以理论清醒校准信念坐标。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时刻警惕“第一次”,最终实现“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
保持好的作风,还要从严于外、制度护航,做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抓好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应向制度建设要动力、要长效,通过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各方面制度的相互配合、有机聚合,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把织密制度“防护网”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查摆整治的重要内容,深入查找和堵塞制度方面出现的“牛栏关猫”“鸟笼关虎”漏洞,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规定,形成一批科学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要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放过一顿饭、一饼茶、一包烟的作风问题,以“露头即打、动辄则咎”的铁腕执纪形成强力震慑,让铁规禁令成为破除作风顽疾的利器。
(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 杜宁宁 连云区委组织部 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