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年轻挂职干部如何“挂实”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干部挂职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创建,是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助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挂职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承载着挂职单位的期盼,在实践中,年轻挂职干部应当摆正心态、沉下身子、真抓实干,精准演绎好实干家、探路人、攻坚者、联络员四种角色,做到既“身挂”更“心挂”。

真正到位,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年轻挂职干部必须认识到挂职不是“镀金”,而是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实实在在地到镇、村做实事、见实效、不摆花架子,不做旁观者。要摒弃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负面心理,拒绝养成“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毛病。要甘做最普通的事,学会细水长流,从化解邻里纠纷再到基层治理,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多思考能为基层做些什么、如何去做,立足于自身能力提升、单位工作需要乃至地区发展,在细枝末节处淬炼思想,真正做到带着使命来,带着实绩回。

根植基层,做精准调研的探路人。“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是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也是发掘新鲜经验、汲取群众智慧的富矿。年轻挂职干部万不能“关门办公”,将挂职锻炼理解为开开会、听汇报,而要抓住有限的挂职时间,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树立问题意识,充分利用前沿优势,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主动担当,做难题破解的攻坚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挂职单位或地区往往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难题。面对困难和挑战,年轻挂职干部要主动请缨,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锤炼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勇气,练就铁肩膀、硬脊梁。要不断提升担当职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学会用新眼光看问题,新角度找问题,新思路解决问题,于困境中找出路。另一方面充分融入当地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合作,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全面锻炼,做政策执行的联络员。挂职干部一头连着派出单位,一头扎根挂职地区,成为信息交互的关键枢纽,肩负加强地区、上下级沟通协作的重要使命。挂职干部一般从上级单位而来,对党的政策、先进工作理念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到达挂职单位后,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些政策精准落实到基层工作中。要带头深入学习党的最新政策文件,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吃透政策要点,加快政策落实。积极总结挂职单位的经验做法,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搭建好部门之间沟通桥梁,做到同时为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赋能。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宋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