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我们依靠学习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当前,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到新的关键一程,暗礁、潜流、漩涡时有出现,面对新挑战,我们仍需通过学习走向未来。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始终做到工作有方向、有抓手、有成效。
心中有“理”方能行事有力。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清醒,信念上才能坚定;理论上自信,行动上才能坚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当作终身学习的必修课,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改革攻坚的“指南针”,始终带着发展难题学理论、立足民生痛点悟真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就越需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党员干部既要追求真理、理解世界,更要笃行真理、改造世界,将理论之力内化、转化为干事之能、成事之效,使“思想武器”升级为“行动利器”,在新征程上更好地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
胸中有“墨”方能谋事有谱。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应当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体会爱国情怀,从“为官避事平生耻”中感悟担当精神,不断汲取人文养分、提升道德修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统文化并非“故纸堆”而是“源头水”,既要深耕典籍悟精髓,更要激活转化见真章。“六尺巷”工作法破治理难题,“和为贵”调解室解矛盾纠纷……凡此种种,皆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求变、求新、求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思维,把“老祖宗”的千年智慧转化为开展工作的不竭动力。
手中有“招”方能成事有效。没有铁肩膀,扛不起硬担子;缺少真本领,闯不过娄山关。一项业务就是一门学问,只有用心钻、耐心研,才能研究深、琢磨透。知识的厚度决定破题的精度,必须警惕“躺平式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入山问樵”的求知欲填补本领赤字,用“庖丁解牛”的钻研劲破除专业盲区,知识储备时时更、知识结构日日新,打牢履职尽责的基础。实践出真知,实干长真才。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应当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接地气、见实情,于改革前沿学创新思维,在矛盾漩涡练群众工作,努力从“业务新兵”成长为“攻坚尖兵”。
(盐城市委组织部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