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莫当“默之贼”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沉默也有危险,他曾对“默之贼”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沉默中的贼”在大是大非面前,心里比谁都明白,深知内情,却装糊涂,选择缄口不言。

工作中,“默之贼”现象也有所见。有的干部面对调研,认为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揣着明白装糊涂;讨论工作,生怕谁说谁干、谁说谁负责,一味坐等上级拍板;遇到矛盾,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说了反而得罪人,选择闭口不言,放任问题发酵。这些沉默现象的背后,是敢讲真话的勇气不足、主动担当的意识缺位。

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有了想法看法就要主动说、大胆讲,万不可信奉“沉默是金”。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大将“斗胆直呈”,提出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获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信任支持。面对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志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要增强敢讲敢提的胆气、锐气,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责任和担当,主动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发现问题大胆讲、良言益语经常讲、咬耳扯袖及时讲,只要对发展有利、对单位有助、对群众有用的,就要仗义执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组织、对同志要经常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在真诚沟通中共同成长进步,共谋改革发展良方。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营造敢讲话、讲真话的环境,“关键少数”要以上率下,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刺耳的意见,对正确观点充分肯定、及时采纳,对失之偏颇的意见、难以推行的建议,合情合理地沟通交流、解释引导,营造敢于建言、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要支持保护敢讲真话、勇于担当的干部,批评教育不动脑筋、冷眼旁观的干部,严肃处理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干部,为敢言者撑腰、为善言者鼓劲、为言行一致者喝彩。

(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高港区委)组织部 万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