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在“日用而不觉”中增强定力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年来,党中央革除作风之弊的决心更加坚决,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匡正祛邪、激浊扬清,新风正气不断充盈。作风之变令人欣喜,但好作风最怕只是“一阵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组织部门须将“养成习惯”作为改进作风的关键一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日用而不觉”中增强定力、昂扬正气,以“习惯好”力促党风正、政风清。

久久为功,而后积久成习。作风锤炼从无“喘气歇脚”一说,习惯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唯有做足日复一日、润物无声的慢功夫,才能真正让好作风烙印于心、见之于行。持之以恒筑牢思想堤坝,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作为枕边书、案边卷,坚持不懈地学、融会贯通地悟,进一步明确“能干”与“不能干”之间的界限,依托思想武器解决思想问题。放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深挖其蕴含的时代意义,常态组织散发“清”气的党性教育和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活动,将“知止而后有定”等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持续激发朴素而又共通的情感共鸣,大力弘扬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让看似“无心插柳”之举牵引广大党员干部自然而然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严守小节,而后习以为常。“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事实证明,一旦存有“小事无所谓”的思想,忽略不显山不露水的“微”处歪风,最终必将撕开违规、违纪乃至违法的口子,由癣疥之疾演变为肘腋之患。防止由“小节不拘”终至“大节失守”,根本在于架起从严管理的“高压线”,让广大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多措并举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精准把握、靶向应对新形势下“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与时俱进地健全优化监督管理制度,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整治,以“时时刻刻严监督”推动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不逾矩”。深化“点穴式”研判、“把脉式”谈话,密切关注细枝末节的异常,及时敏锐地发现小毛病、纠正小问题,切实做到防微杜渐。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反面案例为镜鉴,推动党员、干部常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涵养“浪击身不斜,沙打眼不迷”的清廉本色,在深悟“自律即自由”中守住“寸心”。

破旧立新,而后习与体成。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摒弃旧习、雕琢重塑的过程,约束多了,难免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且越是触及“节日病”“官僚病”等一些长期刹不住的歪风,不适感就会越强烈。如何尽快从不适到舒适,首要的就是提振自我革新的决心和勇气,用足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时常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排毒治病,在刀刃向内中治未病、防未然。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坚持选用心正、言正、行正的好干部,选用敢于旗帜鲜明地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亮剑”的好干部,一级带一级摒弃“看客心态”,自上而下地抵制歪风、弘扬正气,营造敢于斗争、寸步不让的浓厚氛围,让好作风浸润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田。

(如皋市委组织部 刘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