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以好家风涵养硬作风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荔枝网   点击    

今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是个人事、家庭事,更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风、政风和民风,要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管好“自家人”、守好“自家门”,以优良家风涵养过硬作风。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家风问题:“‘家’与‘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党员领导干部能不能严格管好身边亲属、严格家风家教,事关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家”字的那一“点”,既是屋檐下的灯火,也是悬顶的戒尺。只有严以修身、严于律己,崇德治家、廉洁齐家,方能让党风政风清气充盈、社会肌体生机勃勃。

以善齐家。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不正,污秽尽来。回溯过往,我们党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无论是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还是吉鸿昌、左权、赵一曼等抗战英烈的家书家信,抑或谷文昌、杨善洲等先锋模范的家庭美德,无不展现红色基因的鲜明特质,无不诠释革命精神的无我境界。育人之本,源于立德铸魂;家风传承,重在以德为先。广大党员干部要矢志不渝明大德、坚定不移守公德、一以贯之严私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是大非前旗帜鲜明、风浪考验时立场坚定,让红色基因灌注血脉、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以俭持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个人品德、家庭风气的生动写照,也能折射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追求。当今时代,尽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前进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保持俭朴淡然的心态,从一点一滴、小事小节做起,对身边亲属宽容但不纵容、偏爱但不溺爱,坚决杜绝过度消费、攀比铺张、肆意挥霍等不良陋习,把克己奉公、戒奢尚俭内化为思想品质、外化成行为特质,更好激发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以廉守家。毛泽东同志明确“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家风三原则”;周恩来同志定下“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等“十条家规”;焦裕禄教育女儿“你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高人一等,你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这些家风蕴含着以身作则、约束家人的优良作风,体现着公私分明、不搞特殊的清廉本色。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廉洁“防火墙”、掐灭贪腐“导火索”,多些“如履薄冰”的敬畏和谨慎,少些“小节无碍”的侥幸和粗心,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切实做到“两袖清风”拂满一室。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一体推进学查改,进一步增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优良家风涵养清正党风、淳朴民风、过硬作风。

(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