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兴领域党建既是时代考题,也是发展命题。当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贡献度持续提升。同时,新兴领域组织形态多样、人员流动性强的新特点,为党建工作带来新挑战。应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持续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智慧化程度,进一步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基础。
“云端”架桥,拓展组织覆盖广度。新兴领域党员流动性与分散性较强,传统的“属地化”党建工作模式难以完全适应,必须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党员“云端归队”。应当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组织关系跨区域、跨平台可信流转,打破“建组织靠腿、找党员靠嘴”的被动局面,精准锁定“隐身党员”、动态绘制组织图谱,让“流动不流失”成为常态。构建“全域感知”的数据网络,推行“区域统建、行业联建、项目共建”的强基工程,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在网格里设党小组、在云端打造阵地,对党组织活跃度、党员贡献度、群众满意度进行多维评估,让流动党员更有参与感、归属感,使“建而不管”“覆盖无效”等顽疾在数据畅通流动中迎刃而解。
“数据”赋能,提升党员教育效度。新兴领域“新”在职业构成复杂、行业类型广泛、个体差异性大,因此学习需求不统一、集中学习难度大,必须善用网络渠道打破时空阻碍、实现精准对接。构建“云端统筹、终端覆盖”的教育培训网络,让“指尖学堂”延伸教育触角,“直播党课”连通思想脉络,促进成长成才、激励尽职尽责,努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红领专家”,让党员先锋成长为“技术尖兵”。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紧扣组织发展痛点、党员职业特点等数据要素,智能化推送、差异化授课,用“定制餐”取代“大锅饭”,使新兴领域党员有机会学、有兴趣学、有意愿学,形成“供需匹配、教学同频”的带动效果。
“线上”聚能,增强作用发挥精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牵扯面广、主体多元,必须协同发力将区域“流动资源”转化为发展“潜在力量”。打造“党建+治理”数字平台,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和流动网格员作用,精准查找社会治理薄弱环节,针对性搭建“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组”等实践载体。实时更新新兴领域组织、党员服务动态,引导党员在技术革新中当尖兵、在服务民生中作表率、在基层治理中显担当,将分外之事转化为顺手之事、内化为分内之事。建立链上企业党组织协同系统,集成关键要素、有效配置资源,通过组织联建破解行业壁垒,资源联享促进要素流动,技术联动共育创新生态,着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盐城市委组织部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