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党员干部既要勇担当,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的“显绩”,更要潜下心,多抓一些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
“潜绩”功在当前、利在长远,必须潜下心、扎下身。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越是长久基业、长远大计,越离不开甘坐冷板凳、甘吃清苦饭的辛勤付出。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想在任期内干出成绩、创造政绩,无可厚非。不该有的是个别干部喜欢“抄近道”“走捷径”,重眼前轻长远,将精力全部倾注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显绩”上,不仅阻碍了改革发展,还损害了群众利益。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一味求速度、赶进度,“大刀阔斧”堆砌出来的业绩终将成为一触即破的泡沫。要谨防“政绩冲动”,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多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把每一项工作干成、干好、干出精彩。
出成绩是本分,出“潜绩”是本事。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事实上,“显绩”固然重要,但“潜绩”更能反映一个干部的真德行、真本事,也更需要潜心和坚守。潜心是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秉持系统观念,从全局的总体谋划和整体发展去看,把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统筹起来谋划,立足当下但不只顾当前,着眼长远但不好高骛远,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潜心是夯基垒台、强基固本,从点滴之事做起,多积尺寸之功,多行固本之举,多谋划一些补足区域教育医疗短板、打通“断头路”、改善生态环境等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程项目,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力量。潜心是接续奋斗、再接再厉,不妨少烧“三把火”,将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对正在推进的工作科学研判、一以贯之,对遗留的“旧账”对症下药、逐条解决,补好前任的课、铺好后任的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潜心出“潜绩”,更能出“显绩”。“潜绩”是“显绩”的基础,“显绩”是“潜绩”的结果。后人的成绩往往建立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若人人都不愿俯身“播种”,那么“显绩”的累累硕果便无从谈起。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但十分耕耘必定有一分收获。广大干部正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唯有勇挑重担、潜心耕耘,时刻把发展挂在心间,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方能在日积月累中,积小胜为大胜、化“潜绩”为“显绩”,创造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政绩。
(宿迁市委组织部 唐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