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干部作为不能“慢半拍”
发布时间:2025-06-0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年来,全国各地纪委监委通报的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例层出不穷。这些慢半拍的行为,不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更侵蚀政府公信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干部作为直接关系政策落地成效与发展大局,唯有摒弃拖沓、懈怠之风,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作为,才能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一步未雨绸缪。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干事创业重在见微知著、谋定而动。譬如苏州一批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迈出机关大门,成为网约车司机、快递配送员、外卖骑手等,在车轮上感知城市脉动,在街巷间倾听民生诉求,这种换位体验就是对基层治理的向前一步。党员干部须以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敏锐,淬炼观势谋事的真本领,精准把握时与势的辩证。善用系统观念筑牢防线,以底线思维织密安全网,对潜在风险立体研判、对苗头问题抓早抓小,方能化被动应对为主动破局,杜绝骤雨临塘急筑堰的治理窘境。

一点主动作为。主动担当是打破慢半拍僵局的关键。北宋名臣范仲淹主政苏州时,面对太湖流域水患频发,未等朝廷诏令便率众疏浚河道、筑堤护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将被动赈灾转为主动治水。而今个别干部却陷入躺平式虚作为、蜗牛式慢执行的怪圈,致使政策在空转中失效,机遇在观望中流逝。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时刻怀揣见不得群众愁的质朴情怀,牢记民之所望,虽千万难吾往矣的使命担当,勇挑千钧担,敢啃硬骨头,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难题解在百姓急需时。

一拍狠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徙木立信昭示令出必行的决心,特区建设者用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诠释改革精神,无不印证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才是政策生命线。党员干部既要保持事不过夜的紧迫感,又要练就庖丁解牛的精准度,更需完善容错纠错的保障网,让说了就算、定了就干蔚然成风,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苏州市吴江区江陵街道 路雯、苏州市吴江区委组织部 刘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