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强调,“不要把写了多少万字的学习心得作为学习成绩”“讲空话、搞作秀,毫无用处”。转作风的成效需要实打实的业绩来检验,干事创业更是需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广大党员干部当摒弃“作秀”的花架子,拿出“做事”的真本领,以真抓实干做出真业绩、真做出业绩。
思想上摒弃“形式秀”,求实务实抓落实。力源于心,行源于志,功成于实。只有在思想上想干真干,才能在行动上苦干实干。如果一名干部只是“唱功”好、“做功”差,凡事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只见打雷、不见下雨,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原地踏步,既贻误发展,也影响干群信任。真正的“政绩”不是靠动动嘴皮子、说些花言巧语就能让组织认可、群众信服的,而是靠解决多少难题、干出多少业绩来支撑的,“作秀”的本质是政绩观“总开关”的扭曲错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广大党员干部当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凡事多想想怎么谋划、推动、落实,真正把落脚点放到真抓实干上,一步一步抓落实、一关一关破难题,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
行动上撕掉“表面功”,真刀真枪解难题。“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容不得一星半点的空谈虚做,也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虚假漂浮,尤其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越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越是无法担当、难以成事。越是一往直前、担当作为,越能攻城拔寨、干出业绩。须知,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敢“做事”是基础,“做成事”才是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当把“问题解没解决”“成效实没实现”当作目标,敢于到矛盾困难集中、群众意见大、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对问题紧盯不松、紧抓不放,拿出思路举措、破除路径依赖,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实干作风“干”在先,确保问题各个击破、清零见底。
成效上挤掉“水分账”,用心用情解民忧。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为官一任,是“作秀”,还是“做事”,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最终的成效也要看群众来检验。如果干工作仅满足“推进多少项工作”“细化多少条举措”等量化指标,却忽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质的变化,只会让形式主义穿上“新马甲”。只有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扎扎实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将实事做实、好事办好。广大党员干部当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最大政绩,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摸准一线实情、发现一线问题、解决一线难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认认真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干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宿迁市委组织部 张卓愚、宿豫区委组织部 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