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始终不忘“志愿”之初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七一”将至,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4周年华诞。当千万党员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再次重温“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时,时光仿佛回溯到百年前的南湖红船。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志愿”二字始终是丈量初心的精神标尺,激励千万党员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向前。广大党员应轻抚胸前的党员徽章,重温入党时那份纯粹的悸动,以行动诠释“我志愿”的忠诚与担当,让信仰在赓续奋斗中生生不息。

不忘誓言,筑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不同于被动服从,“我志愿”是觉悟觉醒后的主动奔赴,它始终指向对党的信仰认同、对人民的赤诚之心。104年前,一群心怀救国理想的先进分子,在黑暗中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光芒,自愿集结在党的旗帜下,开启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征程。这种力量继而化作黄继光在战场上扑向枪眼的决绝,化作张桂梅“我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的坚定……一代代共产党员用鲜血和行动诠释了“志愿”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引着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广大党员更需以理论清醒筑牢信仰之基,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真理力量,在常学常新中校准思想坐标,确保信仰在任何风浪中永不褪色、永不偏移、永不变质,以实际行动把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化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改其志的坚守。

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清澈纯粹。纵观历史,清澈、纯粹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向往和追求。“共产党人就要为民办事、为民造福,要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正的“志愿”,是抛开个人得失的纯粹选择。然而,现实中少数人将入党视为“政治资本”,或是求职晋升的“敲门砖”,这种功利化的动机,与党员的本质背道而驰。新时代的党员应有清醒的认知定位,要深刻理解“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道理,谨记党员身份意味着为人民服务而非谋取个人特权。面对物质诱惑袭来,要坚守为民造福的底线;面对个人主义滋长,当秉持实干为民的准则。时刻以党章为镜,坚决摒弃“功利化思维”,在思想上筑牢不谋私利的坚固防线,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不忘奋斗,吹响赓续前行的铿锵号角。“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的“志愿”不仅镌刻着对党忠诚,更承载着服务于人民的无我担当。田垄间,它是俯身耕耘的身影;街巷间,它是调解纠纷的耐心;科技前沿,它是驱动未来发展的澎湃引擎。广大党员要牢记誓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用行动兑现的诺言。在乡村振兴中当好致富带头人,在基层治理中做好群众贴心人,在科技创新中成为攻关急先锋,让党员徽章在每一个岗位上熠熠生辉。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将个人的涓滴奋斗汇入民族复兴的磅礴洪流,将接续奋斗的篇章书写在新时代的沃土之上。

(灌云县委组织部 王宇轩、连云港市委组织部 葛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