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带菜刀,来村委会帮忙干活!”近日,贵州黔东南州遭遇洪水侵袭,救援人员昼夜奋战转移被困群众,投入清淤工作。而当地乡镇居民虽未冲锋在一线,却自发承担起后勤工作,下地摘菜,架锅做饭,为救援队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危难突至之时,乡亲们以炊烟灶火烹煮出支援前线的深情。从战火轰鸣到锅碗交响,时空场景流转变迁,干部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情感却从未褪色,这份由鲜血和汗水浇铸、在患难与共中升华的鱼水之情,始终是党深厚、坚实的执政根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挑战如何严峻,唯有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踏踏实实做事情,方能赓续“鱼水相依情”,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干群之间的鱼水情绝非凭空产生,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真心换真心”中深厚起来的。它既体现在驻村干部踏遍田埂的足迹里,也凝结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既流淌在精准帮扶困难户的行动中,也浸润于党员干部俯身倾听民声、解决琐事的点滴里。正如兰考人看到泡桐树就想起焦裕禄,藏区群众献上哈达铭记孔繁森,党员干部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才会把党的事业当“家业”。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朴素作风贯彻到底,赓续朱德在井冈山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佳话,以“零距离”的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消弭隔阂、增进信任,让群众真切感受党始终在人民身边。
良好干群关系不会自然保鲜,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了。”群众眼明心亮,最懂得分辨真假虚实,维护干群纽带容不得半点“做盆景”,必须真正扎根群众中,走到矛盾突出处,实打实为群众谋福祉。多交几个愿说真话的基层朋友,从群众“眉头紧锁”处体察急难愁盼,以心换心、以行践诺,用话到心通、身到力行、情到共融架起连心桥。坚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让“党和政府要干的”与“老百姓心里盼的”紧密对接、同频共振,既要以“新官理旧账”的担当破解长期积压的沉疴痼疾,更要以“马上就办”的作风速解新出现的民生痛点,既抓个案攻坚又重源头治理,让干群关系在良性互动中永葆生机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要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化作攻坚克难、开拓新局的强大引擎,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赤子之心,凝聚起干群同心、上下同欲的坚强意志,让那些源于本土实践、充满生命力的智慧和创造焕发光彩,使千千万万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积极力量、改革发展的强大后盾,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上,续写握指成拳、初心如磐的崭新篇章。
(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 杜玥、新吴区委组织部 颜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