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当下,作风建设仍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然而个别党员干部自我革命这根弦时紧时松、外紧内松,呈现出“高举口号、轻放落实”的问题。对此,必须秉持动真碰硬、从严从实的态度,始终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推动自我革命走深走实。
查摆问题当破“虚功”,严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刀刃向内,关键在于动真格。自我革命绝非自说自话、走过场,更不是一场“自我感动”的仪式。从“延安整风”到“八项规定”,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依靠的正是不断向内查找差距、向深处挖掘根源。当前,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对“检视问题”已然形成惯性操作——开会留存记录、查摆备有材料、整改填写表格,唯独在思想层面缺乏触动,行动上也不见震动。真正的革命,意味着直面短板的勇气与剖析自我的担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作风养成重在日积月累、真改实做。要从一次次“讲问题”的状态中跳脱出来,在一次次“解难题”的过程中沉下身去,以“动真碰硬”的劲头、“刀刃向内”的狠劲,磨砺干部的风骨,淬炼组织的根基。
作风整顿须除“病灶”,力戒“雨过地皮湿、风过草抬头”。作风问题,表象体现在行为上,根源却在思想深处,关键在于制度。近年来,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到“四风”整治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持续加压加力。但在部分基层单位,仍存在“上紧下松”“严一时松一阵”的状况。表面上风清气正,实则“规避责任、推诿扯皮”等问题隐匿未治,“庸懒散浮拖”现象屡禁不止,真正敢于碰硬、动真格的情况较少,制度措施大多难以落实到“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要实现从改作风向改习气的转变,从整形式向治根源的深入,从“严一时”迈向“严到底”。在制度方面要加大力度,做到刀口向内、清仓见底;在机制方面要进行更新,实施精准监督、靶向整治;在精神层面要紧绷弦,杜绝自欺欺人、虚与应付的行为。要让风气真正正起来,并非依靠堆砌“红头文件”,而是通过一次次真刀实枪的斗争磨砺而成。
干部管理要挥“利剑”,杜绝“问责挂嘴边、执纪打折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的精神状态是作风建设的“晴雨表”,更是事业成败的“分水岭”。现实中,那些埋头苦干、敢挑重担的干部,往往凭借内在信念积极作为,而非依靠外部施压。反观一些人,表面上循规蹈矩,实则无所作为;工作中既不“先行一步”,也不愿多担“一责之任”,长此以往,“守摊子”“混日子”的心态便在个别地方滋生蔓延。要激发干部的斗志,必须借助作风转变来破局,让“多干者有位、实干者有声、担当者有利”,使混日子的人“混不下去”。组织部门要敢于亮剑,将那些“身在岗、心在逃”的干部撤换下来,把关键时刻“冲不上去”的干部调整岗位,同时要为真抓实干、因干事犯错的干部兜底撑腰,让实干者脚下有路、心中有光,让混事者无处遁形、寸步难行,才能真正实现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永葆肌体健康与蓬勃生机。
(淮安市清江浦区武墩街道 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