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监督,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体现了内因和外因、自律和他律的辩证关系,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接受监督,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监督不是“不信任”“不放心”,对党员干部来说,严管才是最大的厚爱。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对监督的本质存在理解偏差,对接受监督的必要性缺乏清醒认识,有的把监督视为是组织跟自己“过不去”,把监督当成工作“绊脚石”,更有甚者将“躺平”归咎于监督,秉持“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心态,从内心深处逃避监督、拒绝监督、对抗监督,最终一步一步走向违法违纪的深渊。“红红脸”总好过“撞红线”,“出出汗”总强于“出了事”。党员干部应时刻保持“闻过则改”的态度,涵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欢迎监督、乐于接受监督,不给思想开“天窗”、不给行为留“暗门”,让组织的提醒和监督成为抵御风险的“金钟罩”。
高度的自律,重在自觉从严,难在处处从严。“小病不治,大病难医。”酒桌饭局上的随意,办公用房里的超标,出差途中的变通,看似微末小事,实则是腐蚀堤坝的蚁穴。若对小事不慎、小节不拘,久而久之则必成大患。党员干部要树牢“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慎微观念,强化“八小时内外”全周期自察自省,警惕小恩惠、小便宜、小特权“三小”问题,严把人情关、爱好关、节日关“三关”防线,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彰显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管好“自家人”,守好“自家门”,划清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的界限,划清公共利益与家庭私利的界限,不因“感情”模糊公私界限,不被“亲情”裹挟逾越底线,对“青萍之末”的苗头及时“修枝剪叶”,让“非分之念”止于未萌。
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并非一日之功,而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勤照“正衣镜”,以党章为“尺”日日对标矫正偏差,以法纪为“戒”时时叩问防微杜渐,以民心为“镜”处处对照改进不足,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常开“祛病会”,让民主生活会的“红脸出汗”成为党性淬炼的熔炉,将谈心谈话的“咬耳扯袖”变为防微杜渐的良方,实现自律和他律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常过“安检门”,主动把自己放在时间的“放大镜”下显影,不断增强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切实把接受监督和约束体现在一言一行、时时处处。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 蒋维未 董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