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

坚定信念 忠于国家

服务人民 恪尽职守

依法办事 公正廉洁


江苏:数字人社 “智”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加快数字人社建设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人社部门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痛点和盲点,通过培优多元人才,优化窗口布局,“打包”一件事等,数字赋能服务转型、效能提升,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温暖直抵民心。截至目前,全省人社部门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

  培优“多面手”,提升数字人社质效

  7月25日,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全省选拔赛在南京举行,经过自愿报名、组织推选、梯次比拼、技能角逐,选拔产生276名参赛选手。

  数字化人社建设需要数字化人才队伍。围绕数字化转型,江苏人社部门全面推行人社业务综合柜员制改革,通过常态化开展业务技能大练兵大比武,以比促练、以练促用,培树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由“只懂业务办理”向“既懂政策、又会操作”转变,由“单科经办”向“全科精通”转变,由“传统人社”向“数说人社”转变。

  人社数字化转型在乡镇、社区服务的落实精准度直接关系到群众评价的满意度。为此,盐城市人社局将队伍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着力加强乡镇(街道)人社公共服务窗口力量。一方面,通过事业单位招聘、政府购买服务、“三支一扶”招募、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多种渠道,确保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专人专窗”;另一方面,灵活运用条块单位联训、行业专家授课等教学模式举办培训班,帮助3490人取得技能鉴定资格认定,建强业务能力精、服务质量优、岗位人员稳的窗口一线队伍。

  此次开展的全省人社系统练兵比武中,直接服务群众的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一线选手占比过半。“我的工作直达到村、联系到户,平时都在家门口服务老百姓,参加这样的全省性比武,既考量政策理论,对我的综合认知能力也是一次全新提升。”来自盐城市盐都区人社局的参赛选手陈静娴说。

  综柜小窗口,便民服务大升级

  业务窗口纷繁复杂、反复排队叫号等待、多头跑来回跑,曾是不少办事企业和群众的烦心事。聚焦企业群众最关切、人社服务最吃劲处,江苏人社部门推动经办职能向一个经办机构集中、经办机构向一个经办场所集中,做到事项集中到位、审批授权到位、人员素质到位、服务质量到位,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窗口办理的事项“进一门、集中办”,并通过电子地图指引,杜绝群众办事“到处找、无处找”的现象。

  全省人社部门根据业务关联度特性,归并整合业务相近的窗口,合理配置资源,避免窗口之间忙闲不均,打造“前台综合受理、中台分类审批、后台实时监管、任务智能推送、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全面解决群众办事“排长队”的问题。

  “前台同志不仅态度好,而且业务非常熟悉,三言两语就知道我要办什么业务,分分钟就办好,又快又省心!”在江阴市政务服务大厅人社窗口,一位安徽籍来苏就业的群众欣喜地说。

  数据显示,江苏全省标准化街镇、村居人社基层平台建成率均已实现100%,“15分钟标准化人社基层公共服务圈”实现全天候服务“不打烊”“零距离”。

  “打包”一件事,跑出人社服务加速度

  针对资料来回交、窗口反复跑、审批周期长等问题,江苏人社部门将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跨省办融入数字服务系统工作中,实现就业登记、创业、高校毕业、退工停保、失业等10个“一件事”打包办,3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在扬州社保卡自助服务区,市民李先生点赞,“社保卡丢失,两分钟就补办好了,便捷又高效,一点也不耽误事!”

  基于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名、实人(照片)、实账户(金融)”等基础信息资源,江苏人社部门构建以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的掌上服务渠道。在此基础上,利用人社大数据,探索开发以基金精算、供需匹配等知识模型为核心的“人社大脑”,提供分类比对、精准识别、政策支撑等智能引擎,打造全省一体化、业务在线化、治理数据化、服务智能化的人社综合服务机制,在多维度服务中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全面提升“数说人社”时效度。

  “今年以来,依托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我们拓展就业运行监测、社保风险防护、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等应用场景开发运用,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各业务板块、各级人社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助推‘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

  (苏仁社)

网站地图|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主办方: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