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考核季度定等不仅指出了我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更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近日,丰县王沟镇一级科员陈延拿到季度定等反馈表,看着主管领导手写的2条具体建议,真切感受到平时考核带来的成长推力。这是丰县推行公务员平时考核季度定等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5年以来,丰县打破“年终一考定优劣”的传统模式,制定《丰县公务员平时考核季度定等办法(试行)》,将考核重心融入日常,通过细化考核指标、强化过程管理、深化结果运用,让“平时”二字真正落地生根,推动公务员队伍作风转变、效能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构建考核指标体系。“以往的考核总免不了‘凭印象、靠感觉’的模糊感,干好干坏界限不清,甚至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差不多’的尴尬。如今不同了,对照清单‘交账’,干得怎么样、差距在哪里一目了然。”丰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言。为切实考准考实工作实绩,丰县精心构建“共性+个性”指标体系。将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出勤等情况作为共性指标,确保每名公务员把准政治方向、守住履职底线;将业务能力和工作质效作为个性指标,具体而言,对服务窗口公务员重点考核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对执法岗位公务员则侧重案件办结质效与执法规范性,让考核标准既“兜底”又“精准”,真正实现“干什么考什么、干得好考得好”。
严格实施考核全程管理。考核并非“一锤定音”,而是贯穿工作全周期的动态管理体系。按照“确定目标—个人小结—季度定等—结果反馈”四个步骤,让每一步都扎实落地、富有成效。公务员每月自查工作进展,季度末通过《小结登记表》如实总结成绩与不足。主管领导综合工作表现与日常了解等多维度研判,提出等次建议,党委(党组)最终审定,杜绝“印象打分”。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复杂问题处置得当、重大考验面前挺身而出的公务员,直接确定为“好”等次,真正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公务员受认可、得激励。今年上半年,39名公务员因在重大项目攻坚中表现优异,连续两季度直接评定为“好”等次,以鲜明导向激发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
深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是基础,“用”是导向。丰县将季度定等与公务员管理深度融合,与年度评优、奖惩刚性挂钩,以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从季度定等“好”等次较多且无“一般”“较差”等次者中产生;季度定等“一般”“较差”达2次以上的,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这种“刚性绑定”,彻底改变了平时考核“软任务”“走过场”的状况,让每一次季度定等结果都成为公务员履职的“硬约束”。
(范春鸿 王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