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州市海陵区着力构建“科学定绩、多维评绩、规范用绩”的全周期“绩考融合”体系,促进平时考核与绩效管理一体推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干争先。
坚持精准精细、科学定绩。定量与定性并重,“德”“廉”方面以定性评议为主,“能”“勤”“绩”方面分别细化定量指标,围绕完成情况、工作效率、履职成效、创新情况四大模块,出台定量分数评价办法,进行相应赋分。共性与个性并重。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重点工作,设置共性绩效指标。厘清同一单位不同岗位职责特点,分别赋予“难度因子”系数,立足部门专业性较强实际,进一步细化个性绩效指标。集体与个人并重。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勤等全部纳入考核范围。按照正职、副职科室负责人、一般工作人员分类,以不同比例将科室绩效得分纳入个人绩效,实现集体绩效与个人绩效有效衔接,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担当共同体。
坚持考准考实、多维评绩。设立三级考评。健全月度分管领导评价、季度领导班子评价、年度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三级考评体系,引入派驻机构、村(社区)干部、服务对象等参与测评。区数据局拓宽线上“好差评”系统、投诉意见箱、不满意窗口反馈等渠道测评意见,全方位考准考实干部日常表现。建立两张清单。设置正负面清单,获评市、区“骏马奖”“好干部”荣誉可直接确定为“好”等次。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诫勉谈话,影响期内考核不得确定为“好”等次。用好一线考察。以开展“八个一线”考察为契机,采取一线考察与“贴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干部参与重点工作中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作风状态、群众公认等,与绩效考核情况相印证。今年以来,深入重点项目建设、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贴身跟考52次,收集干部先进事迹及反面典型29例。
坚持有为有位、规范用绩。在人岗相适上运用。根据绩效考评情况,打造“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干部管理体系,实时监测人岗适配度,推动轮岗交流、动态调整人员。实施绩效管理试点以来,试点街道提拔股级干部3人、平级调整3人、轮岗锻炼3人,进一步提升了干部队伍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评优评先上彰显。将绩效考核得分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以及年终考核奖金相挂钩,对于一贯考核好等次的予以优先推先评优。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须从季度绩效考核获得两次“好”等次人员中产生,让“年终节点评优”变为“全年长线评优”。在选育管用上体现。探索中层干部实绩采集与考核推荐机制,综合考量绩效指标数据和平时考核表现,累计得分排名靠前的优先推荐晋升职务职级,先后有9名中层干部得到进一步使用,“择优”风向标树得更牢。
(王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