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构建“两单一网五卡”担当作为预警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干部监督“监测仪”作用,及时发现预防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把负面清单作为“参照物”。海门聚焦重点中心工作一线,将干部的大局意识、贯彻落实力度、政绩观、攻坚劲头等作为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班子研判、巡察检查、日常考察等方式,深入干部群众近距离了解掌握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具体表现形式,注重发掘典型案例。今年以来,经过充分调研,研究制定不担当不作为负面共性清单,包含政治表现、工作作风、改革发展、服务群众4大类26种具体情形,同步推动区镇、部门研究细化清单内容,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个性清单,形成“1+1”两份清单。组织部门结合负面清单整理汇编了24个正面和16个负面典型案例,提供全区各单位参考运用。
把监测网络作为“主力军”。早在2015年,海门就建立了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多年的探索运行,已经形成组织、纪检、审计、信访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督体系。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构建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大监督格局,该区着力打造“三组十站百员+大数据”预警监测网络,将不担当、不作为负面清单作为班子全覆盖研判调研组、干部考察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组常规调研内容,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部分村(社区)建立10个干部监督监测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各领域选聘100名左右干部监督员,每年根据工作需要动态更新调整,各“组、站、员”对照负面清单实施常态化监督。“三组十站百员”监督队伍建立一年多来,共收集涉干信息72条,其中干部担当作为方面负面信息25条。
去年年初,该区向现代信息技术借智借力,正式上线“智慧组工”系统,利用“干部云”应用平台建立干部监督管理系统,积极打通纪检监察、政法、审计等重点部门干部监督信息数据壁垒,配套出台《海门区干部监督工作信息沟通办法》,细化34项具体任务,列出“监督清单”,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期”信息报送制度,主动发掘涉及干部负面信息,实时录入系统。
把分级预警作为“净化器”。针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频次高、数量多、问题突出、领域集中、短期剧增的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苗头性问题线索,该区建立“五色卡”监督预警办法,根据干部存在问题的不同程度类型,分别设置并发放“绿色谈心谈话卡、蓝色反馈提醒卡、黄色函询警示卡、橙色诫勉督查卡、红色专项说明卡”等“五色卡”进行分级预警监督。截至目前,向区管领导干部发放绿色卡26张、蓝色卡15张、黄色卡3张,切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有效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万林毅 张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