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明确了目标,就要坚持干字当头,不喊空洞口号、不搞机械蛮干,关键要起到作用、见到成绩,让发展增动力、群众得实惠。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铆足“挑大梁”的干劲,打好敢干、巧干、实干“组合拳”,切实将“干字当头”的奋进姿态转化为“干出实绩”的答卷成效。
“挑大梁”离不开“说干就干”的魄力。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是闯关夺隘,越需要开疆拓土的闯将、英勇善战的干将。放开手脚干,虽难免会有失误、差错,但遇事能躲就躲、能推则推,则必定会错失发展良机、丢失发展优势。在抓改革促发展环境、条件、基础持续向好的今天,容错纠错机制不断健全,干事创业氛围愈发浓厚,时代呼唤、人民期盼说干就干的敢为干部。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凡是对人民群众有用的事、有利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
“挑大梁”靠的是“干就干好”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巧干并非投机取巧,而是顺应发展的规律特点,讲求干事的方式方法,以胸中有谋、心中有数确保手中有策、行动有效。既向上对标、学深悟透,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准确理解政策方针、决策部署,做到系统谋划、前瞻思考;又向下调研、摸准实情,在追根溯源中求“深”、去伪存真中求“实”、抽丝剥茧中求“细”,进而对症下药、精准破题;更系统推进、创新破题,把握抓整体和抓重点的关系,善用改革的手段和创新的办法解决“成长的烦恼”,真正成为推动改革向前、发展向新的行家里手、攻坚能手。
“挑大梁”必须有“越干越好”的担当。干字当头不是为了赢得一时掌声,而是为了实现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叮嘱树牢正确政绩观,“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锚定“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拿出“努努力、能落地”的举措,既做让群众摸得着、得实惠的显绩,也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的潜绩。立足长周期、广视角,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相信时间复利、保持历史耐心,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见成效不收兵,以“越干越好”的担当交出“干到一流”的实绩。
(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 陈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