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卸下“包袱”为的是挑起“担子”,减负不是“减责任”,更不是“减担当”,而是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减轻基层负担是对基层的关心关爱,也是给基层的松绑鼓劲,让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好地轻装上阵解难题,真抓实干善作为。
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分辨好“有用事”与“无用功”。于基层而言,群众关切是有用事,空想虚声是无用功;事事有着落是有用事,行止于半途是无用功;事关民生、利于发展是有用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无用功。要回归服务群众本位,把以前应付文山会海、填表留痕的精力,转换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动力。要用好考核“指挥棒”,避免无谓消耗基层工作力量,让发展导向和服务方向同频共振。同时也要真正厘清上级部门与基层职能关系,在编制权责清单过程中,应多一些顾全大局、担当尽责,真正让“有用事”由“有责人”来干,让担当作为在基层落地有声。
以去芜存菁为目标,平衡好“卸负重”与“提质效”。俗话说,“一条扁担两头挑”,必须两头兼顾、平衡施力,才能稳步前行。基层减负,减负重是手段,增质效才是目的,两者绝非孤立存在,而是应将“应减之负”和“应担之责”贯通起来,消除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消极因素。要扎实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通过压缩考核流程、减少文件会议、理顺权责边界等方式,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前行。越是担当前行,越蕴藏着无限机遇,越是大有可为。减负与增效,恰如扁担两端,只有心挂两头、肩扛两端,才能在“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的不懈奋斗后,发挥好两端所长,汇入“发展”的缸中,成就一轮更加皎皎的辉月。
以严管厚爱为导向,统筹好“严问责”与“真保护”。基层工作有压力、有困难,也要有奔头、有盼头。一方面要强化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严格落实各项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等重点群体的监督,立足于早、着眼于小,对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提醒纠正。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对改革攻坚中的“无心之失”“探索之误”依法依纪予以宽容,通过严管外在约束、厚爱内生动力,使干部打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思想顾虑,让干部既在廉洁上“管得住手脚”、又在事业上“放得开手脚”,持续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泗洪县委组织部 陈柏和、青阳街道 刘胤伸)